去做种植牙也有“讲究”?不同的种植体该怎么选择呢?

2023-05-05 17:06:52  |   阅读量:70
手机查看

  现在可以说是非常火热的爱美时代,而且每个人的变美需求也都多种多样。根据数据调查来看,大家的变美需求无非就是围绕着五官、皮肤、身材这几个来展开的。

  不过近几年对于牙齿美观的要求其实也占据着不小的比例,其中种植牙的消费量很可观。说到种植牙,大家知道种植牙的种植体吗?有好几种分类,到底该怎么选择呢?下面一起来看看吧!

  一、按照直径与大小分类

  微种植体的长度为5-10mm,直径范围在1.2-2.0mm不等,可根据植入区域的骨皮质的厚度、骨密度、邻近重要的解剖位置等条件具体选择。

  通常,根间隙较大时可选择直径较粗的微种植体,在避免穿通上颌窦、鼻窦、下颌神经管等重要解剖结构的情况下,前牙区可选择较长的长度,后牙区的植体长度相对较短。

  二、按照植入方式分类

  1、自攻型微种植体(self-driven implant anchorage,SDIA)

  是不进行翻瓣或牙龈环切的情况下直接手动旋入的钛合金或直径不小于1.5mm的纯钛微种植体。其尖端与螺纹的刀锋比较锋利,更容易突破皮质骨,操作过程中应注意勿伤及口内黏膜及植入区邻牙的牙根。

  自攻入型种植体是临床上常采用植体类型,主要用于皮质骨致密程度不高时,所需扭矩为7-8N?cm。直径小于1.5mm的钛合金微种植体也可以承受一定的自攻力量,但较细的纯钛微种植体(直径小于1.5mm)则非常容易折断。

  2、助攻型微种植体

  当骨皮质骨密度非常致密,直接手动旋入方式存在一定的困难时,可先利用手机钻针预成就位道,再沿就位道的方向植入微种植体。一般用于较细或纯钛微种植体。

  3、助攻与自攻联合型

  初期通过裂钻辅助预成就位道,待感觉骨阻力突然降低时改用手动攻入的联合植入方式。

  三、按照头部形态分类

  按微种植体头部形态可分为无头型和有头型。其中有头型还包括小头型、圆头型、长头型、固定型、托槽型等。

  四、按照黏膜开放或闭合的方式分类

  根据黏膜厚度确定微种植体头部位于埋于黏膜下或者暴露黏膜上方,即闭合式或开放式。一般来说,闭合法选用的微种植体比开放发短1-2mm。

  根据黏膜的性质选择是否需要做手术切口,如附着龈的宽度较大时,可避免手术切口直接攻入微种植体,若以游离龈为主的软组织区域,则选择手术切开或者牙龈环切的方式暴露术区,再植入微种植体。

  免责说明:本文由网友自由发布,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网站进行删除。

好文(0)
联系客服

400-888-7710

  • 一对一服务
  • 快速约见医生
  • 专享私人定制
  • 安全不套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