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牙科内,近几百年来医生们长期与两种疾病做斗争,一种是蛀牙,另外一种是牙周病。
我们的牙齿并没有跟上变化的脚步,牙齿表面的尖尖和窝窝容易吸附糖分和淀粉,细菌就在这些地方扎下大本营,在牙齿表面上开拓疆土,汲取这源源不断的「营养」。
所以,蛀牙和牙周病是随着饮食结构的升级才流行起来的,说是「富贵病」也不为过。
为啥口腔问题这么喜欢女性?
归根到底,蛀牙和牙周病这两种疾病,都是特定种类的细菌引起来的,大致分为蛀牙细菌和牙周病细菌,这两种细菌又有一个特点:大多数情况下不能共存。
有些人口腔里蛀牙细菌多一点,表现为总是有牙洞、塞牙、牙齿痛,有些人牙周病细菌多一点,常表现为刷牙出血、牙龈肿,而雌激素的存在会让牙周病在月经期和怀孕期间表现得较为明显。
喜欢「吃吃吃」的女孩子们,偏爱甜食的习惯会增加蛀牙的发生几率,雌激素周期性的变化也会让我们承受牙周病的困扰。
特殊时期口腔护理注意事项:
既然雌激素周期性的变化对口腔环境的影响这么大,那在月经期、妊娠期、哺乳期等特殊时期,如何才能更好地保护口腔健康呢?
月经期
月经期女性应尽量避免拔牙或者种植牙的外科手术。
嗯,这一点在早期的课本上是明确写出来的,考虑到月经期女性抵抗力下降,术后疼痛及炎症反应可能较重,同时凝血机能有一定程度下降,因此早期普遍认为「月经期是牙拔除术的绝对禁忌症」。
我个人觉得,拔牙不仅仅是生理上的创伤,在心理上也对患者有一定刺激(想想冷冰冰的金属钳子什么的往嘴里伸),因此,如果不是紧急情况,姑娘们还是尽量别带着「亲戚们」去拔牙啦。
妊娠期
女性朋友们在备孕期内,就要好好检查一遍牙齿,主要看两个方面:智齿和牙周病。
如果智齿本身长得不正且以前患过智齿冠周炎,那么备孕期间就要早早把它处理掉,要是心软放它一马,妊娠期间口腔内菌群比例变化,长不正的智齿就会出来捣乱。
虽然妊娠本身并不会引起龈炎,但由于雌激素水平升高,牙周生物屏障的保护作用会降低。牙龈肿胀,质软易出血,严重者可能会出现牙龈增生物(一般认为分娩后病变可退缩),痛苦的还是自己,所以姑娘们一定要注意呀。
哺乳期
哺乳期的妈妈们与口腔治疗相关的主要是打麻药和服用抗生素的问题。
利多卡因是口腔临床上较常见的局麻药,经FDA认证可以用于妊娠期和哺乳期妇女,所以,哺乳期内的口腔治疗注射利多卡因局麻药是安全的。但是呢,临床上有些新妈妈们,拔牙的创伤较大,心理一应激,一下子回奶了,宝宝却还没到断奶的年龄,这就很尴尬了。
所以说啊,备孕的时候就下点功夫把牙齿收拾利索了,这样才能安安稳稳度过妊娠期和哺乳期,自己负担减小了,对宝宝也更好。
免责说明:本文由网友自由发布,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网站进行删除。
400-888-77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