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龈俗称牙床,而牙龈炎也即牙床发炎,这是一种比较常见的疾病,其中成年人和青少年人群可发病。此病与局部牙石的机械刺激及全身代谢障碍和中医所说的上火”有密切关系。
在日常生活中会我们常见牙齿的一些疾病出现,比如牙龈炎是其中多发的一种,针对于人们的牙龈发病,对于牙龈以及口腔健康带来不利的影响。那么,牙龈炎的症状,快来看看自己有没有中枪。
什么是牙龈炎?
牙龈炎是由于在牙齿上积累的细菌膜(称为牙菌斑)而发生的牙龈发炎。牙龈的这种状况被称为牙菌斑诱发的牙龈炎。
它是牙龈疾病中比较常见和温和的形式,如果不及时治疗,可能会导致其他严重的牙龈疾病,如牙周炎最后导致牙齿脱落。
牙龈炎的症状,快来看看自己有没有中枪
1、牙龈变成深红色或红紫色。
2、牙龈触碰时感到疼痛。
3、刷牙或使用牙线时牙龈容易出血。
4、口臭。
5、炎症(肿胀或浮肿的牙龈)。
6、牙龈萎缩。
牙龈炎形成的原因
1、牙菌斑—由粘在牙齿表面的细菌形成。牙菌斑和牙垢刺激牙龈,这最终导致牙龈炎。除此之外,在牙龈和牙齿之间形成小的空间,也被称为“牙周袋”。如果这时候被你忽略,许多严重的问题会出现,像牙齿敏感、牙周炎等。
2、荷尔蒙的变化—这可能发生在青春期,更年期,月经周期和怀孕。牙龈变得更敏感,引发炎症。
3、某些疾病—在某些疾病如癌症,糖尿病和艾滋病毒感染期间,牙龈可能容易患牙龈炎。
4、药物—某些药物可能会影响口腔健康,像抗惊厥药和抗心绞痛药,导致唾液量减少,口干,使牙龈组织异常生长。
5、吸烟—与不吸烟者相比,经常吸烟者更容易发生牙龈炎。
6、年龄—随着年龄的增长,牙龈炎的风险增加。
7、饮食不良—不健康的饮食习惯,特别是缺乏维生素C的饮食。
8、口腔卫生不佳 -不适当的刷牙和使用牙线清洁技术可能会导致牙龈疾病。
9、口呼吸—睡觉时通过嘴巴呼吸增加了嘴里的细菌。
10、家族史—专家认为父母有牙龈炎的人也有更高风险
11、一些牙齿问题,如牙齿歪斜,假牙不合适,可能会使其更难以正确清除牙菌斑和牙垢。
牙龈炎的治疗预防
应尽早去正规口腔医院或诊所进行龈上洁治(洗牙)和必要的龈下刮治去除菌斑、牙石等致病因素,治疗后牙龈炎会收到良好的效果。
另外要建立和保持良好的口腔卫生:
1、每天刷牙至少两次。
2、使用牙线。
3、如果可以的话,每次餐后漱口。
牙医建议
牙龈炎的早期发现治疗至关重要,像洗牙并不会感到太多痛苦,并较大限度地减少了对牙齿的损伤。如果您已经注意到有牙龈炎的症状或怀疑您可能患有牙龈疾病,建议您早早去专业诊所或医院洗个牙吧。
免责说明:本文由网友自由发布,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网站进行删除。
拔牙后多久开启“干饭”模式成为了大家关心的焦点,毕竟美食的诱惑可不容小觑,但拔牙后的饮食可是很有讲究的,如果不加以注意,不仅会影响创口愈合,还可能引发各种不适。别担心,接下来就给大家揭开拔牙后饮食时间以及注意事项的神秘面纱,让你在享受美食的同时,也能保障口腔健康。
周末拔牙后,许多打工人或学生党最关心的问题之一就是:“周一能否正常说话、上班/上学不尴尬?” 拔牙后的恢复速度因人而异,但通过科学护理和了解恢复节点,完全可以提前规划、降低影响。以下是一份详细的恢复时间轴及应对指南,帮你从容应对“沉默期”。
补牙后牙齿再次出现问题,例如牙齿材料脱落,往往让人感到困扰。事实上,这种情况的发生可能与补牙后的护理和注意事项密切相关,而90%的人可能忽略了补牙后至关重要的护理步骤。正确的术后护理不仅能够延长补牙材料的使用寿命,还能有效维护口腔健康。
想象一下,深夜时分,你正沉浸在甜美的梦乡,突然一阵剧烈的牙痛将你从睡梦中惊醒。捂着腮帮子,在床上辗转反侧,疼痛丝毫没有缓解的迹象。这可能就是原本小小的蛀牙,在你的忽视下发展成了牙髓炎。而这一转变,带来的不仅是痛苦的升级,治疗费用也可能大幅增加,甚至翻 10 倍。
根管治疗成功只是第一步!术后护理不当,牙齿仍可能提前“退休”。数据显示,超30%的根管治疗牙因忽视维护而需二次治疗或拔除。想让修复后的牙齿陪伴更久?
400-888-77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