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周炎的问题是不可逆性的,在牙周炎早期发现及时治疗之后注意护理再复发性是比较低的,牙周炎有哪些特点呢?牙周炎治疗后的护理可不是小问题,一起来看看吧。
牙周炎的患病概率挺大的,这个牙齿问题都有哪些特点呢?现在很多年轻人都有牙周问题,牙齿疾病跟年纪并没有很大关系。
牙周炎有哪些特点?
1、牙周炎患病率高。第四次全国口腔健康流行病学调查报告显示,我国近90%的成年人均患有不同程度的牙周炎。牙周炎是第一大口腔疾病。
2、牙周炎隐匿性强。虽然牙周炎早期就有牙龈红肿、牙龈出血等临床炎性信号,但是因为没有牙齿疼痛等影响生活的临床症状,容易被忽视。生活中,太多的人因为牙齿不痛不痒,患有牙周炎而不自知。
3、牙周炎破坏性大。牙周炎往往具有左右对称发病和病情程度相近的特点,而且长期存在的牙周炎会导致牙槽骨吸收破坏,导致牙龈退缩等牙周组织结构的破坏。牙周炎越到后期,牙周袋越深,牙周组织的破坏速度越来越快,最终导致牙齿的脱落。
4、牙周炎可逆性小。牙周炎症导致的牙槽骨吸收、牙龈退缩等损伤,即使通过治疗,也无法恢复。基本上是不可逆的,即使通过牙周再生手术治疗,效果也不是很理想。而且很多情况下,连牙周再生手术都无法进行。
5、牙周炎具有散播性。大量研究显示,牙周炎感染相当于感染灶,可以通过血液系统、淋巴系统、消化道、呼吸道等途径,使远隔重要脏器受到威胁而诱发疾病或加重已有的疾病。因此,牙周病感染已经是重要的系统性危险因素之一。
牙周治疗后注意事项
1、刮治后半小时内不要漱口,如有打麻药待麻醉消失后再进食。
2、治疗后2-3天内可能会有少量牙龈出血属于正常现象,避免频繁漱口。
3、治疗后牙齿可能会遇到冷热酸不适,尽量避免冷热刺激,避免进食过于烫辣食物,禁咬硬物。
4、遵医嘱服用或涂外用药,按要求使用牙线或牙缝刷,保持口腔卫生,定期复查。
免责说明:本文由网友自由发布,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网站进行删除。
拔牙后多久开启“干饭”模式成为了大家关心的焦点,毕竟美食的诱惑可不容小觑,但拔牙后的饮食可是很有讲究的,如果不加以注意,不仅会影响创口愈合,还可能引发各种不适。别担心,接下来就给大家揭开拔牙后饮食时间以及注意事项的神秘面纱,让你在享受美食的同时,也能保障口腔健康。
周末拔牙后,许多打工人或学生党最关心的问题之一就是:“周一能否正常说话、上班/上学不尴尬?” 拔牙后的恢复速度因人而异,但通过科学护理和了解恢复节点,完全可以提前规划、降低影响。以下是一份详细的恢复时间轴及应对指南,帮你从容应对“沉默期”。
补牙后牙齿再次出现问题,例如牙齿材料脱落,往往让人感到困扰。事实上,这种情况的发生可能与补牙后的护理和注意事项密切相关,而90%的人可能忽略了补牙后至关重要的护理步骤。正确的术后护理不仅能够延长补牙材料的使用寿命,还能有效维护口腔健康。
想象一下,深夜时分,你正沉浸在甜美的梦乡,突然一阵剧烈的牙痛将你从睡梦中惊醒。捂着腮帮子,在床上辗转反侧,疼痛丝毫没有缓解的迹象。这可能就是原本小小的蛀牙,在你的忽视下发展成了牙髓炎。而这一转变,带来的不仅是痛苦的升级,治疗费用也可能大幅增加,甚至翻 10 倍。
根管治疗成功只是第一步!术后护理不当,牙齿仍可能提前“退休”。数据显示,超30%的根管治疗牙因忽视维护而需二次治疗或拔除。想让修复后的牙齿陪伴更久?
400-888-7710